《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No.20(2021)》内容简介(简化版)
公司治理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评价公司治理现状,发现公司治理问题,实现公司治理规范化,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对于民营企业发展,对于资本市场完善,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对于企业融入全球市场体系,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No.20(2021)》是第三方评价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教授主持完成的第20部公司治理分类指数年度报告。报告对2020年3774家(占2020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91.62%)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进行了全面评价,涵盖六类公司治理指数,分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董事会治理指数、企业家能力指数、财务治理指数、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和高管薪酬指数。同时,本报告计算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评价参照国际标准。报告显示:
(1)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在2014-2017年连续上升,从2014年的43.07分升至2017年的52.40分。2018-2020年变化有所波动,但比较平稳,基本维持在52分左右的水平,2020年为51.95分,比2019的52.14分略有下降。2018-2020年国有控股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均值高于非国有控股公司。
从构成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的四个分项指数,即知情权、决策与监督权、收益权和维权环境看,收益权分项指数最低,均值仅为41.15分,比上年降低2.43分;其次是决策与监督权,均值为46.98分,比上年提高0.28分。知情权和维权环境尽管稍高,但其均值也只有62.82分(比上年提高1.72分)和56.86分(比上年降低0.31分)。可见,2020年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比上年略降,主要是收益权降低造成的。
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指标体系看,以部分指标为例,预告业绩与实际业绩一致的公司占比仅为19.42%;实行累积投票制的公司占比仅为44.33%;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提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公司仅有9家,占比仅为0.24%;单独或者合并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提出议案的公司仅有5家,占比仅为3.07%;个股收益率高于市场收益率的公司占比只有35.90%;关于投资者关系建设没有任何说明或者只是笼统说明的公司占比达到28.17%;发生股价异动的公司占比高达46.18%。
(2)董事会治理指数近六年连续上升,从2015年的50.13分增至2020年的58.27分,但总体仍然偏低。非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治理指数2014-2020年间连续上升,且2015-2019年间的表现好于国有控股公司,但2020年,国有控股公司又略超非国有控股公司。
从构成董事会治理指数的四个分项指数,即董事会结构、独立董事独立性、董事会行为,以及董事激励与约束看,按分值均值高低依次是董事会行为(69.68分)、独立董事独立性(62.84分)、董事激励与约束(58.29)和董事会结构(42.26分),除了董事会结构比上年下降0.54分外,独立董事独立性、董事会行为和董事激励与约束分别提高1.72分、5.29分和1.06分,董事会行为分项指数提高幅度较大,表明上市公司董事会行为的规范化得到较好的改善。
从董事会治理指数指标体系看,以部分指标为例,外部董事(含独立董事)达到50%的公司比例仅为7.18%;仍有31.80%的公司没有实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设置审计委员会且独立董事占比达到100%的公司在全部设置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中的比例仅为2.07%;设置薪酬委员会且独立董事占比达到50%的公司在全部设置薪酬委员会中的比例仅为17.55%;设置提名委员会且独立董事占比达到50%的公司在全部设置提名委员会的公司中的比例仅为18.47%;未由独立董事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的公司在全部设置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中的比例高达80.09%;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有明确的沟通制度的公司占比仅为8.37%;详细介绍董事会议事规则的公司占比仅为1.43%;公布董事考评结果的公司占比仅为0.45%;建立董事行为准则的公司仅有11家,占比仅为0.29%。
(3)企业家(评价对象是总经理)能力指数在2011-2017年间连续下滑,从2011年的35.71分下降到2017年29.78分,但2018年后呈现波动式上升,2018年为30.68分,2019年为29.63分,2020为32.76分。除2017年国有控股公司企业家能力略高于非国有控股公司以外,其余年份非国有控股公司企业家能力指数平均值均高于国有控股公司,但总体看,两类公司差距不大。企业家能力指数一直偏低,反映着中国企业总经理(或CEO)的独立性仍很低,其潜能难以得到发挥。
从构成企业家能力的四个分项指数,即人力资本、关系网络、社会责任、战略领导力看,上市公司企业家社会责任能力分项指数在四个分项指数中最高,人力资本、战略领导能力和关系网络能力都偏低。
从企业家能力指数指标体系看,以部分指标为例,总经理担任其他公司独立董事的公司仅有31家,占比仅为0.82%;总经理来自外部经理人市场选聘的公司比例仅为10.86%;总经理担任各级人大、政协委员或党代会代表的公司比例仅为11.69%;总经理在各级行业协会兼职的公司比例仅为13.41%;总经理在公益组织(不含行业协会)兼职的公司比例仅为1.78%;总经理任职期间员工收入增长率不低于公司利润增长率的公司占比仅为42.21%。
(4)财务治理指数在2014-2017年连续小幅平稳上升,从2014年的52.79分增至2017年的53.67分。但2018年降为52.03分,降幅为1.64分;2019年复升到54.18分,增幅为2.15分;2020年又降至53.80分,比上年降低0.38分。2016年和2017年,非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指数都超过国有控股公司,但2018-2020年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指数却都超过非国有控股公司。
从构成财务治理指数的四个分项指数,即财权配置、财务控制、财务监督和财务激励看,财权配置和财务激励的表现相当差,均值分别只有48.25分(比上年提高2.83分)和26.29分(比上年降低2.80分),前者反映了利益相关者的权利配置不尽合理,后者反映了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权不到位。
从财务治理指数指标体系看,以部分指标为例,关联交易未提交股东大会(含临时股东大会)讨论通过的公司比例高达38.53%;CFO或总经济师不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关专业资格的公司比例高达35.88%;专门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中未能发挥作用的公司比例高达46.85%;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公司比例仅为16.30%,其中独立董事占比达到2/3的公司在全部设置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公司中的比例仅为5.69%;会计政策未发生变更的公司比例仅为3.26%,公司网站不能及时披露当年财报的公司比例高达42.21%。
(5)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近4年一直处于明显上升中,2015年为41.02分,2016年升到50.25分,升幅较大,但2017年则小幅下降至49.55分,2018-2020年连续上升,上升至63.45分。2015-2020年,国有控股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均值连续五年上升,并于2020年超过非国有控股公司;非国有控股公司则是2013-2016年连续上升,2017年有所下降,但2018-2020年均上升。近4年,国有控股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均值与非国有控股公司非常接近。
从构成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的四个分项指数,即治理结构、治理效率、利益相关者、风险控制看,利益相关者和风险控制两个方面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表现较差,平均值分别只有54.98分(比上年降低0.94分)和53.11分(比上年提高1.95分)。
从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指标体系看,以部分指标为例,完整披露董事任职经历的公司比例仅为32.27%;详细介绍专门委员会构成的公司比例仅为12.00%;既披露监事会成员个人背景信息也披露履职情况的公司比例仅为2.46%;完整披露高管层任职经历的公司比例仅为41.52%;详细披露董事会议事规则的公司比例仅为1.43%;完整披露高管薪酬结构及额度的公司比仅为0.71%;披露竞争对手分析的公司占比仅为9.38%;披露偿债能力分析的公司占比仅为18.02%。
(6)从高管薪酬指数看,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薪酬指数2017-2019年连续三年下降,2020年国有控股公司继续下降,而非国有控股公司则出现上升。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力度大大低于非国有控股公司。
(7)报告显示,2015-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处于持续上升中,从2015年的44.80分上升至2020年的52.05分,但仍处于偏低水平。
(8)根据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结果,报告认为,一要树立和强化各类投资者权益平等保护的意识,淡化“控制”的观念,尤其是国企混改实践中更是如此;二要进一步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要聘请更多的独立董事,股权董事不能强制董事会采纳其意志。三要加快透明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由董事会独立在市场上选聘总经理,并赋予总经理独立权利,同时使其独立承担责任。四要加强内部控制,同时高度重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权配置,优化对利益相关者的激励机制。五要不断强化“能说都要说”的先进意识,消除“能不说就不说”的陈旧观念,而这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要不断增强法律的威慑力。六要保持高管薪酬增长与公司绩效增长一致性,判断一个企业高管薪酬的高低,不能仅看其绝对额,更要看其贡献。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评价是企业风险控制和发展的“晴雨表”。其对于企业强化公司治理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助推产权平等保护以及国企混改有序推进,促使监管机构加强公司治理立法和执法以及穿透式监管,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以降低风险,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隐形实际控制人操纵,为各类利益相关者提供公司治理风险预警,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也能够为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大数据支持。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No.20(2021)》已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