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 公司治理涉及投资者(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财务治理、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或社会责任)、政府监管等许多方面,显然,要从整体上评价一个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做到了,也是不全面的。而且,公司治理的不同方面,或者不同维度,没有清晰的界限,不同方面往往存在着交叉,从而在计算总指数时就容易出现一些指标的重复问题,而如要避免重复,就需要把某些维度的相同指标剔除,但这又造成这些维度的不完整或低估问题。另外,发布总指数有个缺陷,就是容易忽视薄弱环节。如果企业、投资者、监管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只注重公司治理总指数,就可能在表面光鲜的背后,掩盖公司治理的“病根”,导致久病不治,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损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分类指数却可以直指“病根”,从而有利于及时化解风险。 但是,公司治理总指数并非没有必要,它可以给人一种总体的认识。由于公司治理涉及领域很广,因此,即使编制总指数,也只能是一个“大约数”。我们编制了六类指数,尽管已经比较全面,但仍不能涵盖公司治理的全部内容。尽管我们响应社会需求,自2019年开始编制公司治理总指数,但仍是一个“约数”。 我们在已编制的六类公司治理指数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主要发现如下: (1)2015-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偏低水平。 2015-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尽管呈上升态势,但仍处于偏低水平。2019年,中国3569家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最大值65.19分,最小值29.09分,平均值50.42分;及格的公司有26家,及格率为0.73%,且及格的分数基本上都在[60,65)区间,只有1家公司得分超过65分。相比2018年均值,2019年提高2.04分(参见图32)。 图32 2015-2019年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均值比较 (2)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总指数均值略高于非国有控股公司 2015-2019年,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总指数均值差距都不大,都处于偏低水平。2015-2017年,非国有控股公司略高于国有控股公司。2018年和2019年,国有控股公司则高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参见图33)。 图33 2015-2019年两类公司治理总指数比较
(3)从行业看,有13个行业的公司治理总指数均值五年间连续上升。 从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的均值来看,2015-2019年,在18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五年间连续上升。其中,金融业在2016-2019年四个年度中都排名第一,反映其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相对较好且较稳定。 (4)从地区看,东部表现最好,东北表现最差。 2015-2019年,四个地区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均值都在五年间连续上升。东部连续五年都位居第一,表现相对较好;东北连续五年都排名最后,表现相对较差。 (5)从上市板块看,深市创业板近两年表现最好。 2015-2019年,深市主板(不含中小企业板)、深市创业板和沪市主板的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均值都在五年间连续上升;深市中小企业板在2017年曾略有下降,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上升。在这四个板块中,沪市主板五年中的升幅最大。 附表6 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均值前10名 |